车辆动力学控制与智能驾驶技术团队



团队简介:

   “车辆动力学控制与智能驾驶技术”导师团队由江浩斌、汪少华、蔡英凤、袁朝春、徐兴、栗欢欢、李勇、王峰、孙晓强9位成员组成,均为博士生导师,其中,国家级人才1人、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培养对象1人。近五年,先后主持国家级项目34项,部省级项目25项;发表SCI检索论文93篇、EI检索论文46篇,出版著作5部;授权发明专利135件,PCT专利6件;获省部级一等奖4项、二等奖3项;团队指导研究生论文获省优硕2篇、校优博5篇、校优硕6篇。团队负责人江浩斌教授申报并获批国家留学基金委“智能电动车辆及控制系统创新型人才联合培养项目”,带领团队与美国密西根大学、密西根州立大学、美国韦恩州立大学、加拿大康考迪亚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联合培养国际化创新型人才,已有7名博士生和4名硕士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出国深造学习。

 

【先进事迹】


做良师益友,育高素质人才

   “车辆动力学控制与智能驾驶技术”团队坚持团队文化建设,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加强师生互动与交流。团队要求每一位导师倾注工作热情、增强主人翁意识、树立团队共享的理念,做研究生的良师益友,在细微之处关爱学生,不断强化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立德树人作为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

  亦师亦友,用心关爱学生

团队深入推进“以学生充分发展为中心”的育人理念,对学生宽严适度,致力于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协调发展。一方面毫无保留的向学生传授知识和经验,授之以渔,当一名良师;另一方面从思想和生活上关心和爱护学生,经常谈心谈话,做学生的益友。近几年新冠疫情波动,在校园封闭管理期间,团队导师主动关心学生生活,疏导心理,第一时间解决学生遇到学习生活难题。有一位硕士生性格内向,心理素质较弱,在公开场合发言常常怯场甚至晕倒,当科研遇到困难时就十分紧张,甚至失去信心,为此,江浩斌经常主动找他谈心,表扬他的优点,在他课题研究遇到困难时及时进行指导,帮助他尽快解决难题,提高他的自信心,后来这位研究生顺利毕业,并在导师的推荐下找到了理想的工作,目前这名研究生在广州一家汽车设计公司担任项目主管。一位外国留学博士生由于家庭发生变故,听到这个消息后,导师立即伸出援助之手,资助学生及时回国处理家中事务。该学生回学校后,为了帮助解决他的经济困难,导师发挥这位博士生的英语优势,请他帮助其他研究生修改英文论文,经常给他发劳务费以缓解他的经济困难,后来该生按期顺利毕业,回到自己的国家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并在一所高校担任学院领导职务。

严谨治学,以身影响学生

团队传承本学科前辈老师的优良品德和严谨教风,每位导师都治学态度严谨、一丝不苟、做到言传身教,严格执行工作计划,注重对研究生严格规范的学术训练。定期举行的课题组研讨会,团队导师都雷打不动必定参加,有时候原计划的研讨会日期与出差或公务活动冲突,导师则提前与研究生调整研讨会时间也要确保参加。在研讨会上,团队导师与每位做汇报的研究生深入讨论课题进展、阶段成果或遇到的问题,其他研究生参加讨论,互相学习,互相启发,共同提高。为了便于外国留学研究生参加讨论,团队导师要求每位做汇报的研究生必须制作中英文双语PPT,并尽量用英语介绍PPT主要内容,既交流课题研究工作,也锻炼英语表达能力。

团队很多导师白天忙于研究院的公共事务,只能利用晚上的时间阅改论文,经常熬夜,很多研究生在第二天打开邮箱时收到了导师在凌晨发出的论文修改意见和修改稿,当看到论文中满眼的批注和不同颜色的修改标注时,这些学生既感动又内疚,无形中受到了良好的师德师风熏陶和严谨治学的教育,同时也真切感受到从事科研工作的不易,必须从点滴之中做起,只有付出艰辛的努力,才能提高自己,学到真本领。


追求卓越,务实培养学生

团队发挥研究生学习科研的主动性,使学习科研成为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通过团队指导、项目驱动、实践训练、绩效奖励等措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术创新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选择团队在研项目或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尽早确定选题方向。团队十分注重产学研合作和成果转化,导师经常带领研究生到企业去讨论项目技术方案、在企业做实验、到车间现场分析问题,让研究生与企业的工程师面对面讨论问题,互相配合起来做实验,有时候研究生连续几天甚至几个月生活在企业,在摸爬滚打中锻炼吃苦耐劳的意志,在生产实践中增长专业技能,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年来,本团队导师带领研究生与省内5家骨干企业联合承担省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获得科研经费近1000万元,为企业研发5个新产品,累计实现新增产值超过10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团队十分重视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合作能力的培养,鼓励英语能力较强的研究生出国交流或与国外大学教授进行合作研究,并对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科技竞赛取得良好成绩的学生给予奖励。最近五年来,团队导师指导的20多位研究生赴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家参加学术会议、科技竞赛、短期交流及合作研究,既开阔了视野,锻炼了国际学术交流能力,也给团队营造了良好的国际化学术氛围。


附:团队导师科研育人小故事

追求卓越 务实培养学生(汪少华)

课题组保持着每周开展一次科研研讨和每周一次组会汇报的惯例,为了提高研讨会的质量和效率,汪少华根据课题组各位学生的研究方向划分了不同研究小组,各研究小组分开进行科研研讨与交流,不同小组的研讨会汪少华都会参加。各位学生每周根据研究进度进行已有工作进展和存在问题的交流,每月通过PPT系统向课题组老师和同学汇报阶段性的科研成果。每次汇报,汪少华都会与汇报研究生进行汇报内容的深入交流与探讨,细致到研究结果图的具体曲线趋势分析等,并引导低年级学生积极参与研讨交流。

针对学生建模、试验等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汪少华会组织课题组其他老师一起帮助学生分析仿真、试验结果曲线,进行科研工作的“把脉”,寻找遇到问题的“症结”,通过对学生建模试验等工作的深入指导,提高研究结果的准确度,同时切实地提高学生科研的严谨度。学生研究过程中经常会遇到一些实际性和工程性的难题,如交通流数据的获取、硬件研究条件的缺失等,汪老师都会亲力亲为地根据学生需求寻找资源、解决难题


  三尺讲台 尽是爱与责任(蔡英凤)

在学生眼中,蔡英凤是一个温和亲切、满怀善心的导师。作为导师,蔡英凤把真心关心学生放在第一位。江苏大学2018级车辆工程学生戴磊清楚地记得,在面临考研与否的选择时感到很困惑,得知情况后,蔡英凤尽管当时科研与教学任务非常繁重,仍把戴磊约到办公室来认真询问情况,一一解答他的困惑。几个小时的时间在师生倾心交谈中一晃而过,一席谈话让戴磊有了拨云见日的感觉,也明确了未来的方向。疫情发生后,蔡英凤非常关心学生的生活情况。在了解到部分学生经济紧张时,及时给他发放了生活补贴,解决了学生的生活难题,叮嘱学生在特殊时期,更要注意营养,增强抵抗力。在蔡英凤看来,身为导师,不仅要对学生进行学业上的指引,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启航阶段,为他们指引航向。“授之以学、诲之以教、赠之以情”,在寒来暑往、日常琐碎中体现真心。学生罗彤回忆说:“蔡英凤老师让我在疫情期间也能不断成长进步,在听到蔡英凤老师的声音后仿佛又回到了紧张的科研生活之中,心中渐渐觉得踏实了起来,感谢学校,感恩老师。”蔡英凤对学生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对科研工作全心贯注的精神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立足行业需求 引导学生创新(袁朝春)

课题组旨在培养学生发现、思考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汽车行业输送优秀的工程师。

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课题组通过校企合作、产业展会、已毕业学生座谈等形式,鼓励学生与企业内部第一线工程师进行讨论,了解国内外企业在相关研究方向的先进解决方案,帮助学生思考并总结归纳现有方案的出发点、优越性与不足之处。

立足于产业现有的问题开展研究,在研究的过程中定时开展研讨,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分享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心得体会,提倡辩论形式的组会,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最大程度地让每一位同学都参与到问题的解决中来。针对个别疑难问题采用反复尝试、持续跟踪的方法,确保问题能得到及时解决。

在研究的重要节点邀请行业内优秀工程师参与研讨,以产业化的视野分析过程中潜在的问题。研究完成后由对应学生推进研究课题的产业化试验。研究从工程问题中来,最终回归到实际问题的解决,在整个过程中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促使他们在后续的工作中更快地成长,迅速成为汽车行业的中流砥柱力量。


传授方法比灌输知识更重要(徐兴)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不好的老师是传授真理,好的老师是教学生去发现真理。”每月工作组会是我所带团队的保留节目,疫情期间也一直通过视频开展分组会议,从未间断,这个会议除了需要各自汇报最近的工作进展,进行疑问解答,更多的是团队成员交流学习方法和科研思路,对学生撰写科研创新项目申请进行辅导。目前很多学生做科研以计算机仿真为主,缺少试验验证,这样做出来工作脱离实际,也没有新意。团队通过企业委托课题研发,把学生贯穿到项目过程的每个节点,与企业技术人员充分融合、每位学生都承担分项工作,在工程实践中找创意,在实际工作中学方法,这样大多数学生毕业时都能同步掌握开发的工具链,与企业需求实现无缝对接。

另外,每年定期组织已毕业的学生回校座谈,谈谈工作中的酸甜苦辣,分享他们曾经的学习方法,引导不同的学生向不同的方向使劲。徐兴希望将“仰望星空、脚踏实地”的学术态度和科研热情传递给每一位研究生,全力支持他们在科研中“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真正做到“授人以渔”。


   以生为本 因材施教(栗欢欢)

根据每个学生的特长和性格特点,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学生,发挥每个学生的特长和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在科研上找到属于自己的乐土,保持着积极向上的心态,努力培养他们对科研的兴趣和热情,让每个学生激情满满、身心愉悦投入到科学研究中,并顺利完成学业,拿到满意的答卷。同时注重每个学生的想法和诉求,在研究课题的选择、学术问题的讨论、试验设计的指导、科研论文的撰写以及学生日常生活上,深切了解并尊重学生的想法,及时更正出现问题,竭力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困难。比如,有的学生性格内向,不太喜欢和周围学生沟通,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栗老师在平时除了注重对他学业和科研能力上的培养,还努力培养该生对人际关系的处理和团队合作交流沟通上,通过让该生负责实验室及课题组事务的策划和安排,锻炼其与其他学生的相处和沟通能力,慢慢树立其集体意识和大局观念,同时通过让该学生参加科研项目讨论、学术会议报告、各类科研竞赛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及交流沟通能力,从而发挥其长处,提升其短处,拓展其眼界,达到全方位培养学生效果。


   严于律己 做良师益友(王峰)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学高为师,德高为范”。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王峰始终谨记师德师风建设是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根本有力保证,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恪守“爱心、耐心、细心”理念,坚持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王峰在研究生培养中创新“同事之间探讨问题”、“不让研究生觉得和老师是上下级,让研究生知道他们也是科研攻关团队的主体”类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学生熟悉团队研究方向、项目任务、设备支撑后,给予研究生充分的科研自主权,导师在关键技术点上提出建议,在核心难题上共同攻关。在某国家重点研发项目研发中,向研究生抛出工程实际样车中混合动力DHT运行工程中的宽频扭振抑制难题,与研究生一起充分调研、开拓思路,整个过程中,充分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由研究生来制定方案、协调企业,最终给出了跨学科的靶向抑振方案,显著提升了企业样车NVH品质。“学生主体、同事探讨”的培养模式极大地锻炼了研究生的自主科研能力,培养的学生受到高校企业的青睐,其中2人进入C9高校继续深造,1人在研究生期间获两次国家奖学金。


  强化使命意识 注重能力培养(李勇)

研究生是科研的生力军,强化研究生“四个面向”科研初心和使命,加强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为社会培养亟需的复合型人才。(1)深抓基础研究,参与高端装备研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带领研究生在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的同时,克服多重技术困难,研制了履带式水下推土机模型样机,实现了团队在履带车辆动力学领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突破,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Ocean Engineering、Mechatronics上得到了发表,申请的PCT专利已进入英国阶段。(2)重视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作为研究生指导老师,积极引导学生参加“杰瑞杯”第八届中国研究生能源装备创新设计大赛、江苏省研究生节能低碳科研创新实践大赛、江苏大学第十三届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重要赛事,取得了优异成绩,得到了专家的认可,荣获了国家级、省部级多个奖项。(4)坚持因材施教,注重学生能力提升。培养的研究生,不仅获得了国家奖学金、校级奖学金、校级优秀研究生等奖励和荣誉,而且极大的锻炼并提升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受到了企业、高校用人单位的青睐。


良师诤友 潜心育人(孙晓强)

研究生是推动科技前沿研究必不可少的力量,做好研究生培养是服务国家长远发展之必需。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努力做到“三个坚持”。(1)坚持师生常态交流,充分掌握每位研究生的实际情况。了解研究生是做好导师的重要基础和前提,在研究生指导过程中,能够坚持与每位研究生进行常态化交流,及时了解研究生的思想动态,做到随时提提醒、鼓鼓劲,与研究生建立了亦师亦友的和谐关系;(2)坚持立足专业发展规律,引导制定科学的研究目标。基于十多年车辆工程专业的研究工作经验,帮助研究生准确掌握本学科的发展趋势和研究规律,引导研究生结合自身特点制定科学的研究目标和针对性的研究计划,研究生在明确的目标指引下均实现了良好发展,生均发表高水平SCI检索论文2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件。(3)坚持利用自身科研平台,助力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结合自身的科研工作启发研究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基于汽车智能驾驶平台,指导研究生从事智能汽车领域的前沿科技创新工作,所毕业研究生均高薪就业于智能汽车相关企业,拥有较好的发展前景,实现人生的再次起航。


 

 

访问次数:

主办单位: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