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红艳


个人简介

副教授,民俗学博士,硕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研究员,现任江苏大学文学院副院长、语言文化中心副主任,江苏省侨联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研究基地副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民间文学、非遗保护、中华文化国际传播。被聘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作编辑专家委员会“民间文学理论组”专家、文学人类学研究中心理事、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理事、镇江市非遗评审专家,镇江市民间文化艺术馆理事会理事、镇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镇江青少年综合实践基地外聘专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子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市厅级项目4项(其中重点1项);出版学术专著1部;先后在《民族文学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主编教材2部(排名第1),研究生专业核心教材1部;学术论文《走向景观叙事:民间传说当代形态的演变》荣获江苏省文化厅非物质文化遗产优秀论文一等奖;《镇江金山寺高僧降蛇符号的叙事体系》以“年度优秀论文”收载于《中国民俗学年鉴》。


事迹详述

走进“文化田野”,培养文科创新人才

案例一:把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科研实践

余红艳老师充分依托研究生课程《民俗文化与地域文化》,引导研究生将课程论文选题放置在镇江及周边区域的民俗文化当代传承与国际传播方面,带领研究生走进镇江优秀传统村落——华山村、槐荫村等,实地调研中国优秀传统村落文化的当代传承现状;依托余红艳老师关于大运河文化研究、地方民俗文化研究的相关课题,带领研究生走进大运河文化遗址(镇江古运河、京杭运河、破冈渎遗址等)、访谈当地村民和非遗传承人,绘制中国大运河特色“埭”文化地图,让研究生在科研实践中,在田野调查中,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当代文化传承,深化民族文化理解、强化地域文化认同、提升文化传承与传播能力,将课程思政融入研究生科研实践中。指导研究生获批省级涉农课题1项,校级地域文化类课题5项,让研究生参与相关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课题5项,指导研究生发表相关论文10篇。


案例二:把能力提升融入研究生培养全过程

研究生阶段不仅需集中加强学生学术能力的培养,更是一个包括实践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培养。余红艳老师依托《汉语国际教育案例分析》、《民俗文化与地域文化》、《中华文化才艺与展示》等课程,采取小组合作模式,组织研究生进行模拟试讲、微课录制,让学生在“实战”中了解课堂理论知识,领悟国际汉语教学的独特性,并依托语言文化中心留学生汉语教学资源,邀请留学生参与模拟课堂,通过课堂教学、学生反馈、教师点评、教学旁听等多种形式,提高汉硕生汉语教学能力,为汉硕生参加孔院总部外派汉语教师志愿者选拔,以及国际汉语教师资格证面试提供实践经验。同时,余红艳老师还成立了江苏大学中华文化国际传播实践团队,带领研究生定期开展面向留学生群体的文化实践交流活动;并依托学院组织承办的国际学术会议“2021年海外汉学年会”、“汉字文化圈国际中文教学与研究”,以及大型赛事如“江苏省研究生科研创新大赛”、“江浙沪汉教大赛”以及“同乐江苏外国人汉语演讲大赛”等,让研究生全程参与,全面提升其活动组织能力、新闻传播能力,以及教学能力、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等,将能力培养贯穿在研究生教学全过程。


案例三:把案例教学融入研究生教学各环节

余红艳充分依托本人主持的案例库建设课题(“汉语国际教育系列案例库建设”),结合本专业研究生海内外实践报告中整理的一线教学案例,将来自不同国别、文化圈的汉语国际教学案例融入研究生课程教学和实践指导中,让研究生通过对一线案例的学习、分析,提升其跨文化教学能力。值得一提的是,余红艳老师还邀请从海外实践归来的孔院中方院长、汉语教师,以及研究生志愿者走进课堂,与在读研究生分享其鲜活的实践教学经验,包括分国别的中小学汉语教学经验、孔院相关文化活动的组织与策划经验等,为研究生的后续教学实践和学位论文选题提供思路与建议。余红艳老师组织研究生参与到案例库建设课题中,并将经典案例编写进研究生专业核心教材(《跨文化交际与国际中文教育》、《民俗文化与国际中文教育》)中,让案例教学融入研究生教学各环节。


 

 

访问次数:

主办单位: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