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培养工作 >> 正文

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互联网+”与智能农业学术创新论坛征文通知

时间:2020-07-20 编辑:梁浩 点击:

由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江苏大学承办的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互联网+”与智能农业学术创新论坛将于20201127-29日在江苏省镇江市召开。论坛暂定为线下举行,最终将根据疫情防控的形势和要求来确定,如需调整为线上举行,将及时发布通知。论坛以“互联网+”与智能农业为主题,旨在利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农业融合,探讨基于互联网平台的现代农业新模式。

论坛希望通过激发广大研究生的创新能力、科研能力和学术能力,积极营造“信息支农”的浓烈氛围,为计算机类、农业工程、机械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学科及相关学科的研究生提供发表学术见解和探讨学术前沿问题的机会。现面向全国研究生广泛征集学术论文,欢迎广大研究生踊跃参加。此次征文的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征文议题

1. 智能农业理论与技术

2. 智能农业装备及应用

3. “互联网+”农业应用创新模式

4. “互联网+”农业服务模式

5. 人工智能在农业上的应用

6. “互联网+”农作物生长过程监控

7. 农业大数据获取、处理和应用

8. 农产品物流与电子追溯技术

9. 信息技术在农业、农村及农产品领域的应用

10. 农产品、涉农产品及相关行业的信息技术应用

11.其它与会议主题相关议题。

二、征文要求

1.学术论文的投稿格式详见附件,字数在4000-12000之间。

2.在投寄稿件的同时,请附作者简历(性别、出生年月、学历、单位、联系方式、当前研究课题及研究方向等)。

3.论文应做到主题鲜明,观点正确,突出创新,图文并茂,语言流畅,有较高的理论价值或实践意义。

4.论文鼓励原创性想法与4000字左右短文投稿。

5.投稿方式:(1中文通过电子邮件投稿。邮箱:yjscxlt_ujs2018@163.com。(2英文通过EasyChair系统投稿,具体见网站http://itia.xintongconference.com/en/web/article/menudetail?mid=658,并同时发一份到电子邮箱yjscxlt_ujs2018@163.com(须标明投稿系统分配的论文编号)

三、征文评选

1根据征文内容等综合情况,组织专家进行分组评选,选出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二等奖6篇、三等奖10篇,优胜奖若干篇),优秀论文证书由江苏省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与江苏大学共同盖章。会议遴选最佳论文,给予奖励2000-5000元。

2. 一二等奖中文获奖论文将推荐至《通信学报》(信息技术类权威期刊,EI收录)、《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源期刊)正刊上发表。英文获奖论文将推荐至 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 Sensors,IEEE Access等国际权威期刊上发表。

3. 每篇录用论文邀请一名作者参会,提供其差旅食宿;一、二等奖论文需在论坛进行口头汇报。

4. 论坛及论坛期间参与的学术成果不用于任何商业用途。

四、关键时间

投稿截止日期:2020815

录用通知日期:2020914

修回截止日期:20201015

五、联系方式

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互联网+”与智能农业学术创新论坛组委会办公室设在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具体联系信息如下:

联系人:韩飞、赵蕙

联系电话:13921583951,13852988966

传真:0511-88780371

投稿邮箱:yjscxlt_ujs2018@163.com

江苏省工学2类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

开云网页版-开云(中国)官方在线登录

江苏大学计算机科学与通信工程学院

江苏大学流体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2020719

附件:2020年江苏省研究生“互联网+”与智能农业学术创新论坛论文要求及模板(见下页)

附件:

         

1  论文篇幅不超过8页左右,每页44行×44(含图表、标点符号、空格及英文摘要)

2  论文题目不超过20字,题目中不宜使用非公知的缩略词、首字母缩写字符、代号等。

3  摘要要求:

1)必须对论文进行认真的主题分析,根据论文的主题概念组织好文摘内容,应包括研究的问题和目的、过程和方法、结果和结论。不说无用的话,不能与引言和结论简单重复。

2)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不用图表、化学结构式和非公知公认的符号或术语;不宜引用图、表、公式和参考文献的序号;对于那些仅为同行所熟悉的缩略语,应在题目、文摘中至少出现一次全称。

3)篇幅:中文摘要300字左右,英文摘要100150 words,文摘第一句应避免与题目(title)重复。

4)采用第三人称,不用 “作者、笔者、我们” “本文(This paper)”.尽量不要使用not only…but alsoand就行了;用过去时态叙述作者工作,用现在时态叙述作者结论;可数名词尽量用复数;可直接用名词或名词短语作定语的情况下,要少用of 句型;少用It is reported that 尽量不用长句、复合句,而应使用简明、直接的短句形式。

摘要例1研究了亚共晶成分的铝硅合金中铁相形态与熔体处理的关系,发现六氯乙烷精炼强烈促进初生α铁相的产生.在未经精炼处理时,合金微观组织中的铁相基本呈发达的树枝状,只有少量为初生汉字状铁相. 用六氯乙烷精炼后,合金的组织中开始出现大量六角形的初生相. 这种六角形铁相的形貌受冷却速度的影响较大. 在精炼以后对合金长时间保温对该六角形铁相的出现和形态没有影响. 由六氯乙烷精炼导致合金中大量六角形初生α铁相出现,可能是六氯乙烷精炼提高了α铁相的形核温度.

摘要例2通过参数变换,将混沌系统的适当参数作为摄动小参数,从而将Lorenz系统、Chen系统和Lü系统看作快慢型自治系统,利用几何奇异摄动理论对其动力学行为进行分析.由退化快子系统得到零阶慢流形的表达式,利用Fenichel保持定理得出慢流形的存在性,慢流形与零阶慢流形是充分接近的。将慢流形的表达式展开为摄动参数的渐进级数,得到三个快慢型系统的慢流形的方程,它们都近似于平面.基于慢流形对三个系统的平衡点和轨线作定性分析,平衡点全在慢流形上,慢轨线与慢流形是充分接近的.

摘要例 3: 为了实现具有较大阻抗的圆形槽波导与阻抗较小的有源器件之间的阻抗匹配,W 波段圆形槽波导振荡器中采用了径向盘结构,通过改变径向盘的厚度来调节输入阻抗的大小. 用完全匹配层将圆形槽波导的开放边界截断为有限区域后,应用有限元法分析基于圆形槽波导的毫米波元件. 为了避免传统的有限元方法所遇到的伪模式问题,选用了棱边元对圆形槽振荡器中的径向盘结构的输入阻抗进行数值计算. 得出了频率在85100 GHz之间,对应于不同的径向盘厚度的输入阻抗. 径向盘的厚度小于0.13 mm 时输入阻抗较小. 计算结果为用于W 波段圆形槽波导

振荡器的径向盘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摘要例 4:In order to match the widely different impedances between circular groove guide and millimeter wave semi-conductor device, the radial disk structure is used in W 2band oscillator based on circular groove guide. By varying the radial disk thickness, the input impedance can be changed. Perfectly matched layer (PML) is app lied to truncate the open boundary of circular groove guide to fulfill the requirement of limited domain that the finite element method ( FEM ) can proceed. The in-put impedance from 85 to 100 GHz was calculated by tetrahedral edge element to eliminate spurious solutions. W hen thickness is less than 0.13 mm, the input impedance of the radial mount is relatively low. The numerical results that the impedance changes with the disk thickness are very useful for design and adjustment of W 2b and circular groove guide oscillators.

4  引言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现状,指出现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之处,然后引到自己的研究上来。见范例:

引言示例1: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

动力消振器是一个附加于主振系上的由质量和弹簧组成的振动系统。当其固有频率与主振系的振动频率相等时,主振系便不发生振动[1]。由于动力消振器具有良好的消振效果,自本世纪初发明以来已得到广泛应用。(介绍研究对象及其基本特征)但传统动力消振器的缺点在于其固有频率固定不变,不能在使用过程中加以调整,更不能随主振系振动频率的变化对它进行控制,因而它只适用于消除基频基本不变的振动。对于更为常见的频率经常改变的振动系统,它不能收到良好的消振效果,甚至导致更大危害[2]。(说明前人研究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亦阐明了研究理由和背景

笔者提出一种可用于消除变频振动的新方法,即采用液压式固有频率可控动力消振器来跟踪振动频率变化,使之在变频条件下达到良好的消振效果。(引出作者的研究方案

引言示例2:语音情感特征提取与识别的实现

语音的情感识别是目前信号处理及模式识别领域的一个新的研究热点,其任务是利用计算机从给定的语音中准确提取情感特征,并根据这些情感特征确定被测对象的情感状态。该研究在信号处理、心理学研究、机器人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以及新型人机交互技术等许多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介绍研究对象及其研究特征、意义

典型的语音情感识别系统主要包括情感特征的提取及分类识别,其中情感特征提取的好坏直接影响情感状态识别的正确率,优秀的情感特征提取算法应能实时、有效地提取反映情感状态的特征,同时对于不同语言背景的变化有一定的鲁棒性。目前已有一些学者对语音情感识别问题进行了研究[1-4],但识别率和可用性都有待进一步提高。(研究的目标和目前的不足)为此,利用汉明窗提取语音信号中情感特征参数,采用贡献分析法计算出情感特征参数权值,应用加权欧氏距离模板匹配法识别语音情感,最后通过原型系统测试验证该方法有效性。(引出作者的研究方案

引言示例3:基于时域声辐射模态的结构噪声主动控制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学者们提出了声辐射模态概念以来,国内外众多学者,在不同的角度进行了大量的研究[1-3]。声辐射模态是振动辐射体的固有属性,反映了辐射体的辐射性质,利用声辐射模态来研究外部声辐射问题的优点在于消除了结构模态中复杂的耦合项,使得计算和控制声辐射更为简单。初步的研究成果,已显示出它在结构噪声主动控制中的应用潜力[4-5]。(研究对象及背景、意义介绍)但迄今为止对声辐射模态的研究大都集中在频域里进行,在时域里对声辐射模态的研究还少有报道。作者在时域里对辐射模态进行研究,以从另一个的角度扩大声辐射模态的应用范围。(研究目标的引出

5  图题、表题要简洁;图以6幅为限,表格采用“三线表”。灰度图、照片图及复杂的图应提供JPG格式的原件。许多作者不注意保留图片的原始底样,待稿件录用时只是将原电子稿word文件中图片复制提取出来,这种图片的分辨率远不能满足要求。因此要将最初生成的每一张图片单独保存为一个JPG文件以备用。

6  确定中图分类号;标注文献标识码(其选择见表1)、文章编号(由编辑部填写)、第一、二作者简介及研究方向。

7  论文中的变量、函数及英文符号应统一、规范、不重复,不宜采用非公认的缩略词。公式、算式及语言中的变量、英文符号等应注意大小写、黑白、正斜体区分,必要时应另外向编辑部单独文字说明。仔细检查以上内容避免出现计算机误操作和其他笔误。

8  关键词58个,“研究对象”放在第一位置。尽量从汉语主题词表中选取。

9  若论文与省、部级以上基金项目有关,均应标注项目名称及编号。

10  参考文献10篇以上,其中80%应为期刊论文或会议论文,80%以上为近5年出版的文献,50%以上为外文文献。

11  参考文献必须在文中全部引用,引用次序需与所列参考文献的排列顺序一致准格式如下:

121  期刊(中文期刊须中英文对照)——著者.题名[J].期刊名称(外文刊名可缩写、并省略缩写点),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in Chinese)

1:冯玉才,冯剑琳.关联规则的增量式更新算法[J].软件学报,20039(4)301-306

FENG Yu-cai, FENG Jian-lin.Incremental updating algorithms for mining association rules[J].Journal of Software, 2003, 9(4) 301-306. (in Chinese)

122  书籍——著者.书名[M].版次(1版不注明),译者.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2:竺可桢.物候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234-238.

3Timoshenko. Theory of Plate and Shells[M] NewYorkMeGrawHill2000156-168

4:尼科里斯,普利高津.探索复杂性[M].罗久里译.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88-96

123  论文集——著者.论文题名[C]//编者.文集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5:张全福.理工科学报编辑工作[C]//郑福寿.学报编辑论丛.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170-175

6Davidovits J. Geopolymer chemisty and properties[C]//Proceedings of the First European Conference on Soft MineralogyFranceParisian 1998132-136

124  学位论文——作者.题名[D].保存地点:保存单位,年份.

7:张笔生.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北京:北京大学数学系,2001

125  专利——专利申请者.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

8:朱银昌,赵不贿.一种直交变流三相微特电机: 中国, ZL942448448[P]. 1996-08-10

126  电子文献——作者.题名[类别].文献引用地址, 发表或更新日期/引用日期(任选)

类别代码:[DB/OL]网络数据库,[M/CD]光盘图书,[J/OL]网上期刊,[EB/OL]电子公告

9: 王明亮.中国标准化数据库系统工程进展[EB/OL].http://www.cajcd.edu.cn/

pub/wml/980810-2.html,2004-08-14/2004-10-09.

127  参考文献中的文献类型标识[]的选择见下表。

报纸文章

期刊文章

学位论文

M

C

N

J

D

R

S

P

128  文献作者3名以内全部列出,4名以上只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外文作者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中国作者的名字不能缩写,如Zheng Guangmei不能写成Zheng G M

1  各类文献标识码规范设置表

理论与应用

研究论文

实用性成果学习实践总结

业务指导

管理类文章

一般动态性

信息

文件、资料

A

B

C

D

E

论文格式示例:

基于HLA········建模

※※※1, 2※※※1※※※1

1.重庆大学 计算机学院,重庆 400030 2. 南京邮电大学 计算机学院,江苏 南京 210003

摘要:为实现DEVS在智能建模与分布仿真能力方面的扩充,研究了基于HLAAgent-DEVS协同仿真建模方法。以并行DEVS为基础,提出了Agent-DEVS联邦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将Agent-DEVS模型端口转换为HLA数据对象,确定了Agent-DEVS联邦模型结构,并分析了通信机制,分别建立了Agent-DEVS的知识更新与HLA的属性更新间的映射,以及Agent-DEVS的模型耦合与HLA的实例交互间的映射;最后结合抢险救灾物资保障的仿真建模进行了应用。结果表明,HLA体系框架增强了Agent-DEVS模型的可重用性;知识更新机制丰富了Agent-DEVS模型的互操作性;同时,Agent-DEVS模型的自治性与独立事务处理能力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说明:摘要结构为:文章的目的,或针对问题(即为了·····”针对····问题;是具体而非笼统的问题);主要思想概述;主要工作概述;(注:以上2部分,也可只有主要工作概述)结论概述。英文摘要:采用被动语态;所做工作使用过去时;结论使用现在时。

关键词:仿真建模;离散事件仿真;智能体;可重用性;互操作性

说明:关键词5-8个,研究对象放在第一位置。从Ei数据库的主题词表Thesaurus中选取。

中图分类号:TP39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Collaborative modeling ···· based on HLA

※※※1, 2※※※1※※※1

(1.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 China; 2. 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Post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NanjingJiangsu 210003China)

说明:中文人名写法为 Luo Guanzhong

Abstract: In order to ···.

Key words: simulation modeling; discrete event simulation; agents; reusability; interoperability

       DEVS(即discrete event system specification)是针对离散事件系统的形式化描述体系,它将每个子系统看作一个具有内部独立结构和输入输出接口的模块,这些模块通过连接关系组合成为更大的模块,从而形成规范化、层次化、模块化的描述[1]。但是,DEVS对于模块内部的智能行为,以及模块间的协作问题,并没有提供直接的描述方法,而且随着模块数量的增长,交互问题成为瓶颈,需要进一步实现分布式协同仿真。在智能建模方面,曹琦等运用Agent建模思想对DEVS规范进行了扩展,得到了一种具备智能性和协作性描述能力的离散事件系统规范Agent-DEVS[2]。在分布仿真方面,HLA(即high level architecture)是标准的高层体系框架,它定义了构成各分布式仿真成员的功能和相互关系[3]。近年来,国内外就DEVSHLA的结合问题展开了相关研究,以实现DEVS建模优势与HLA分布仿真能力的有机统一,如Zacharewicz G等在提出GDEVS(即generalized DEVS)规范的基础上,实现了GDEVS/HLA的分布式仿真环境[4]Ounnar F等为扁平协同式组织中的自主控制实体建立了DEVS模型,并将其集成到HLA分布式仿真环境中[5]Sung C H等利用HLA建立了一个混合仿真框架,以实现工程级模型(由MATLAB/Simulink创建)与事务级模型(由DEVS创建)间的互操作[6];郭斌等提出了一种基于HLA/DEVS的协同仿真高层建模方法[7]。但是,这些研究在实现DEVS分布式仿真的同时,并没有解决智能建模的问题。

         文中拟以具有智能描述能力的Agent-DEVS为基础,将其与HLA相结合,提出Agent-DEVS联邦模型的形式化描述,确定模型结构,分析通信机制,从而实现DEVS在智能建模与分布仿真能力方面的扩充,最后给出在抢险救灾物资保障中的应用实例。

说明:引言最后一段为文章工作框架。

1  Agent-DEVS联邦模型的形式化描述

(正文略)

说明:表格采用三线表。曲线、图形、照片等,采用高质量、彩色图像。引言开始,排双栏。

4       说明:建议结论条理化叙述。

1※※※

2※※※

3※※※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Zeigler B P, Praehofer H, Kim T G. Theory of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Integrating Discrete Event and Continuous Complex Dynamic Systems[M]. 2en ed. San Diego: Academic Press, 2000.

[2] Cao Qi, He Zhongshi, Yu Lei. Agent-DEVS: an extended DEVS formalism for intelligent modeling and simulation[C]//Proceedings of the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delling and Simulation. Liverpool: World Academic Union, 2009: 286-291.

[3] Topçu O, Adak M, O?uztüzün H. A metamodel for federation architectures[J]. ACM Transactions on Modeling and Computer Simulation, 2008, 18(3): 25-53.

[4] Zacharewicz G, Frydman C, Giambiasi N. Mapping PIOVRA in GDEVS/HLA environment[C]//Proceedings of the 2007 Summer Computer Simulation Conference. San Diego: Society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2007: 1086-1093.

[5]Ounnar F, Pujo P, Mekaouche L, et al. Integration of a flat holonic form in an HLA environment[J]. Journal of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09, 20(1): 91-111.

[6] Sung C H, Hong J H, Kim T G. Interoperation of DEVS model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 models using HLA/RTI: hybrid simulation of engineering and engagement level models[C]//Proceedings of the 2009 Spring Simulation Multiconference. San Diego: Society for Computer Simulation International, 2009: 387-392.

[7] , 范文慧, 熊光楞. 基于HLA/DEVS的协同仿真高层建模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6, 18(8): 2174-2178.

Guo Bin, Fan Wenhui, Xiong Guangleng. Research of HLA/DEVS-based high level modeling for collaborative simulation[J].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6, 18(8): 2174-2178. (in Chinese)

[8]孙国兵, , . 基于元模型的战场环境多分辨率建模[J]. 江苏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2008, 29(4): 339-343.

Sun Guobing, Yang Ming, Liu Fei. Multi-resolution modeling of battlefield environment based on meta-model[J]. Journal of Jiangsu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 2008, 29(4): 339-343. (in Chinese)

[9] , 何中市, 黄永文, . 基于HLA/MAS的野营保障仿真建模研究[J]. 系统仿真学报, 2009, 21(5): 1474-1478.

Cao Qi, He Zhongshi, Huang Yongwen, et al. Research on simulation and modeling of camping service based on HLA/MAS[J]. Journal of System Simulation, 2009, 21(5): 1474-1478. (in Chinese)

[10] Lee J K, Lee M W, Chi S D. DEVS/HLA-based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s[J]. Simulation, 2003, 79(8): 423-439.

 

收稿日期: 2010-01-11说明:这3项内容,用脚注放于首页下方。作者简介的7项内容要全。

基金项目: ※※※市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国防科研计划项目(※※※)

作者简介: ※※※(1976—), , 重庆人, 博士研究生(※※※@163.com), 主要从事系统建模与仿真研究.

※※※(1965—), , 四川成都人, 教授, 博士生导师(※※※@cqu.edu.cn), 主要从事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研究.

关闭